梓岚2019-03-07 01:49:37
在灵隐寺的道济禅师殿,供奉着一尊右手拿破扇、左手持念珠、右脚搁在酒缸上的济公像,这就是民间所盛传、家喻户晓、妇孺皆知的“济公活佛”,与以往高僧相比,他成佛的故事似乎更让人回味悠长,那么在历史上到底有没有济公这个人呢?他是否像传说中那样法力无边,专为人间除害呢?
传说中的济公实际上是历史上两位僧人生平事迹的结合。一个原型是金陵高僧宝志,世称宝公、志公,他是南北朝时建康人,7岁出家于钟山道林寺,终年78岁。关于他的事迹,大多散见于《南史》中,他被说成是神乎其神的人物。宝志一生经历了南朝宋、齐、梁三代,居止无定,无住无所,常常不穿僧鞋光着脚板穿行市肆,平素手持一根大锡杖,并悬刀、尺、拂三件法器于杖头,好占卜,这三件法器即预言了未来:刀切削,谓齐;尺丈量,谓梁;拂掸尘,谓陈。
南宋宰相李纲写诗称赞说:“宝公真至人,鸟爪金色身,杖携刀尺拂,语隐齐梁陈。”“鸟爪”是指宝志手如鹰爪的怪相,“金色身”估计是因为宝志常年不洗澡,灰头土脸脏兮兮,但三件法器预示了王朝的更替,这些事情记载在官方编的史料中而非别传,可信度是比较高的。
据说梁武帝在位时,宝公有诗说:“昔年三十八,今年八十三,四中复有四,城北火酣酣。”梁武帝38岁做了皇帝,83岁时他曾“舍身”当和尚的所在地同泰寺发生火灾,火起之日为四月十四日。宝志和尚的话都得到了应验。在此之前的齐武帝,曾将他关押起来,次日,人们却在大街上见到了他。齐武帝很惊讶,亲往狱中查看,却见他依然在押。
齐武帝无奈,只好恭请他出狱,对其敬奉有加。宝志死后,梁武帝女儿永定公主出资,在钟山玩珠峰开善寺前为他建塔下葬,称宝公塔。到了明初,朱元璋为了营建孝陵,选中了开善寺这块风水宝地,决定迁移开善寺及宝公塔。谁知在拆塔掘基时,却见宝公尸体未腐,手缠腰,发披体,容貌如生,太祖视之生畏,遂许愿金棺银椁,以葬宝公。随后将其移至钟山东南麓,重建寺塔,即今之灵谷寺、宝公塔。
济公的另一个原型是南宋僧人李修缘。他虽是临海都尉李文和远孙,却没有染上纨绔子弟的恶劣习气。少年时就读于村北赤城山瑞霞洞,受到释道二教的熏染。父母双亡以后,他先是进国清寺拜法空一本为师,接着又参访祇园寺道清、观音寺道净,最后投奔杭州灵隐寺,在当过国清寺住持的高僧瞎堂慧远的门下,受具足戒,取名“道济”,嗣其法衣。
道济天性好动,不喜念经,难耐打坐,经常和那些顽童厮混在一起,做呼洞猿、斗蟋蟀的游戏,甚至蘸大蒜吃狗肉,僧众告到方丈室,慧远却说:“佛门之大,岂不容一颠僧!”于是他又被人们称作“颠僧”。后人将很多宝志的事迹和道济的故事结合在一起,代代相传,就衍生出济公的故事。
探索发现 2019-03-17
探索发现 2019-03-17
探索发现 2019-03-17
探索发现 2019-03-17
探索发现 2019-03-16
探索发现 2019-03-16
探索发现 2019-03-16
探索发现 2019-03-15
探索发现 2019-03-15
探索发现 2019-03-1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