冯太后改革的内容简述

梓岚2020-09-12 15:00:02

冯太后简介

冯太后(441年-490年10月17日),长乐郡信都县(今河北冀州)人,生于京兆长安(今陕西西安),汉族。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女性政治家、改革家,魏文成帝拓跋濬皇后,魏献文帝拓跋弘嫡母,魏孝文帝元宏嫡祖母。

出身北燕王室长乐冯氏,辽西郡公冯朗之女。北燕灭亡后,没入太武帝拓跋焘掖庭,充为奴婢;正平二年(452年),选为文成帝的贵人;太安二年(456年),册封为皇后;和平六年(465年),献文帝即位,尊为皇太后。时值政局动荡,冯太后临朝听政,定策诛杀权臣乙浑,依据祖制归政于献文帝;延兴六年(476年),献文帝暴崩,时人疑为冯太后所鸩杀。冯太后拥立孙子拓跋宏即位,成为太皇太后。二度临朝称制,扶持孝文帝十四年,成为北魏中期全面改革的实际主持者,并对孝文帝改革产生重要影响。

太和十四年九月(490年10月17日),病逝于平城,葬于永固陵,累谥“文明太后”。

冯太后改革的主要内容

1、颁布俸禄制(即整顿吏治):

北魏百官原无俸禄,官员对百姓的搜刮成风。冯太后与孝文帝班禄以后,官员不可自酬俸禄。贪赃满一匹者处死。

2、实行均田制:

由于多年战乱,百姓流亡。政府控制大量荒地。冯太后与孝文帝推行均田制,将荒地分给农民耕种。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。

3、三长制、租调制

推行与均田制相配套的三长制与户调制。仿古设立党、里、邻三长以推动实施均田制,征发徭役等。

租调制规定一对夫妇每年向国家交一定量的租调。使原本为逃避政府税收而受避于宗主的人户纷纷转向政府,成为政府的编户齐民。

总结:冯太后主持整顿吏制、制定的三长制、均田制和新的租调制三者配合实行,为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后的繁荣富庶打下了基础,初步汉化了鲜卑族。

标签: 冯太后改革
最新文章